架构师_程序员_码农网

用户名  找回密码
 注册[Register]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9644|回复: 0

成功进行了一次UDP打洞[转载]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7-3-8 14:36:4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次测试参数:
服务端是公网固定IP;两个客户端A和B分别位于不同电脑,不同宽带,不同型号路由后面(一个家庭路由,一个企业路由),且路由没有经过特别的设置。
测试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,只是依照网络资料进行实验。如下图:
824420-20151216220136552-1079067248.png
说明:
当A端用UDP向服务端发送了一个包后,在服务端就得到A端来路的IP和端口:xxx.xxx.xxx.101:5841
当B端用UDP向服务端发送了一个包后,在服务端就得到B端来路的IP和端口:xxx.xxx.xxx.105:12584
这时A、B两端的路由就相当于是打开一个通道来给A、B向外通信。不光是服务端可以和A、B通信,由于通道已经打开了,那么:
A就可以向B已经打开的通道(B=xxx.xxx.xxx.105:12584)直接发送信息。
同理:
B也可以向A已经打开的通道(A=xxx.xxx.xxx.101:5841)直接发送信息。
注意:A、B之间通信貌似有一个先后顺序,我忘记了~,反正都发送试试就行了
最后:UDP通信在一些情况下比TCP要“灵敏”一些(可能用词有点不妥,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)。
比如有的时候宽带已经拨号成功了,TCP却怎么都连接不上服务器,浏览器打开网页也一样,要等很久的时间后TCP才能正常通信。
而在TCP不能连接的这段时间,UDP却是正常的。
但是使用UDP绝对不是一个省心的活:
--需要设计一套合理的包协议
--对信息完整性要求高的话,还需要重发处理
--对适应性要求高的需要配合TCP使用
现在的网络环境都比较好,UDP发送的成功率能达到98、99%,甚至更高吧(我没有做足够大量的测试,只是感觉)。
在当时复杂,不稳定的网络环境下,QQ竟然选择以UDP为主要的通信协议,而同期的ICQ和MSN等都以TCP为主,可以说马化腾当时的设计是激进而大胆的。
模仿并不意味着追随和落后,重要的能够在一个旧框架下注入新的思维。这也应该是马成功的必然性之一吧。





上一篇:.net/c# UDP通讯小工具[源码]
下一篇:[实战]UDP System.Net.Sockets.SocketException
码农网,只发表在实践过程中,遇到的技术难题,不误导他人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[Register]

本版积分规则

免责声明:
码农网所发布的一切软件、编程资料或者文章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;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,否则,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。本站信息来自网络,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。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,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。如果您喜欢该程序,请支持正版软件,购买注册,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。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。

Mail To:help@itsvse.com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架构师 ( 鲁ICP备14021824号-2 )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5-5-25 17:32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